老年癡呆症


老年痴呆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,患者的記憶、理解、語言、學習、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,部分且會有情緒、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。患者主要是老年人,根據一項在一九九八年發表的本地研究顯示,在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中,約有百分之四會患上此病。年紀愈大,患病機會愈高。


病因可分為三大類:

  1. 阿氏痴呆症 - 成因未明,可能與遺傳有關 。

  2. 多發梗塞性痴呆症 - 因多次輕微中風 令腦部受 損而成 。

  3. 其他會令患者有痴呆症病徵的情況 - 腦積水、腦部感染、甲狀腺分泌不足、藥物中毒及抑鬱症等 。


徵狀:

早期 : 近期記憶力衰退, 思考能力減低 。

中期 : 情緒不穩,容易動怒, 日夜顛倒,四處走動, 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 。

晚期 : 無法認出家人、 大小便失禁、 說話和理解力遲鈍、 完全喪失自我照顧能力 。


處理方法:

  1. 如有痴呆症的病徵,應盡早請教醫生。

  2. 藥物可改善早期患者的記憶力和減輕病徵,一些行為問題亦可通過治療去改善,但暫未有根治阿氏痴呆症及多發梗塞性痴呆症的方法。

  3. 患者可接受心理及行為治療。

  4. 患者家人可以參加老年痴呆症家屬支援小組,學習照顧患者的技巧,及透過彼此分享經驗,減低因照顧患者而帶來的焦慮與壓力。


預防方法:

  1. 阿氏痴呆症並無有有效的預防方法。

  2. 多發梗塞性 痴呆症可透過 健康生活式,如保持均衡飲食、做適量運動、避免吸煙和酗酒,控制高血壓、糖尿病和心臟病等,將病發率降低。

 

資料來源:衛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


上一頁

 

回頁首

 

下一頁